查看原文
其他

听,90后“种田CEO”的稻香梦

成都发布 2023-09-22


开栏语

这个夏天,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们将相聚于成都。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宽广在此相遇,碰撞出无数个青春梦想,无数种青春可能。


大运之“成”,梦在成都。


↑东安湖体育公园与雪山同框


去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,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、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,为四川省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科学指引。成都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到具体行动中、体现在发展实效上。
又逢盛夏,勃勃生机。此刻成都,天府粮仓的水稻即将拔节抽穗,孕育着丰收的希望;实验室里,科研专家们正忙着将1变成100;环城生态区的花海正在盛放,迎接着市民们来骑行、打卡……
↑环城生态区现场赏花散步、拍照的人群
一场大运会,亦是一场激活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、高效能治理的“城事”。成都大运会即将开幕,红星新闻-成都发布记者走进工厂、田间、社区,走近一个个普通人,倾听那些奋斗拼搏的梦想故事,也是勇往直前的城市故事。
这个火热的盛夏,我们共赴青春之约!在成都,成就梦想 ! 


成都平原自古有“天府之国”的美称,要严守耕地红线,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,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,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。


——习近平


在舒星宇的童年印象里,农村的一天开始得特别早。天刚擦亮,躺在床上时,父母的脚步声窸窸窣窣地响起来。他们下地去了,肩膀的锄头上,沾满清晨的露珠。


傍晚的时候,父母扛着农具、浑身泥土地回来了。本来话就不多的父亲因为疲惫而更沉默。年少的舒星宇心疼他们,对家中那两亩地感情复杂——恨它,可要靠着它吃饭,爱它,但也怕困在那里。


↑“农业职业经理人”舒星宇


他发奋读书,成为崇州崇镇村里为数不多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,做了城里的一名白领。但是兜兜转转的命运巧合让他回到家乡,回到了田间地头。


不过,他手里早已不再是笨重的农具,他的身份是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,代管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。田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全机械化耕作的土地翻涌着比过往几十年更多的麦浪。离开土地的青年人回来了,埋头大半辈子的父老乡亲驾上了农机车,金黄的麦田映在眼里,甜蜜的日子绽放在心头。


1

跳出“农门”又回归

他带动了许多年轻的“新农人”

农村生、农村长,1992年出生的舒星宇,从小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。从小到大他最爱放假,唯独对一个假期避之不及:每年九月的农忙假。这意味着他要成天泡在田里,跟在大人后面与毒辣的日头抢时间,一天下来人都晒蔫了。


18岁的那个夏天,他收到了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通知书,烫金字体仿佛在向他招手:轻松了,尽力了,跳出农门,走向城市!


毕业后舒星宇如愿进入一家风头正盛的高精尖企业,人生轨迹笔直地铺开。然而对故乡、对土地的感情一直萦绕心头。


曾经,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,留下了身后的土地,父亲看着觉得很痛心。老人常念叨,如果不种粮食,以后大家吃什么,粮食从哪里来?于是从2016年起,老两口凑出100余万承包了1000亩土地,自己拿来种粮食。


↑“农业职业经理人”舒星宇


这份底气,来自于政策的支持。崇州市出台的“1+4”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帮助解决了贷款、技术、保险等方面的问题,“家里人觉得这是国家提倡的事情,信心很足,心里面有底,才敢放开手去干这个事情。”


到2019年,父母承包的土地已扩张到3000余亩,处于重新择业期的舒星宇也越来越意识到,“乡村振兴是一个巨大风口”。越来越多的童年玩伴和亲戚朋友都从城市回来,在越变越美的乡村中寻觅一份事业。舒星宇的舅舅就是其中之一,作为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他,在帮助许多农户实现增收的同时,也凭借可观的收入盖起了一座新的四合院。


正逢家中几千亩小麦需要打药,在别处见过无人机撒药的舒星宇转念一想,也许自己可以试试做机械化。


走近农业,才知道难点重重。自己学的信息技术离农业差着八丈远,作物的“性情”揣摩不透。更重要的是,要一点点改变人的心性。插秧机第一次开进田里的时候,老农民们围了一圈,议论纷纷:“你们年轻人真是不会干农业啊,这样插秧,看样子都活不了,怎么有收成喃?”


直到亲眼看到插秧机的速度是人工的近20倍、无人机精准打药既节省了药也节省了水、庄稼一天天欣欣向荣地长起来时,乡亲们的态度才有了转变。


↑舒星宇利用无人机施肥


不过,越来越意识到机械化潜力的舒星宇知道,做这一切最根本的是要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来。 “因为高灵活度和智慧性的设备,要求操作者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养。”他也知道,在这个选择更多元的时代,只有当农业满足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时,才能让离开土地的年轻人回来。


在舒星宇的号召下,他所在的万茂土地股份合作社有了21位工作人员,许多都是从外地返乡,平均年龄仅27岁。


这些年轻人的身份,不是农民,而是“新农人 ”;不是“看天吃饭”,而是“知天而作”,在工作中思考和实践——怎样让种植过程更加现代化和机械化,怎样发挥大田优势降本增效,怎样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。解决问题的成就感,深深激励着他们。


2012年正式建立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体系,2016年成立的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等,政策也为这些“新农人 ”的成长提供了支持。职业经理人享有贷款、贴息的优惠,这笔钱成了年轻人创业的启动资金。


2

为了更科学的农业生产环境

从“田间问道”到高校深造

推行机械化后的第一个秋天,村里的烘干储存中心挤满了村民。收获的水稻在这里称重,村民们立刻就能知道收成。在这些老乡脸上,舒星宇看到了一个个难以置信、而后喜笑颜开的表情。那一张张笑脸告诉他,这样做是对的。


这些乡亲们,是他最好的老师。舒星宇一年到头泡在田里,大小问题都向他们请教。他的手臂和面孔晒成了巧克力色,没买过冰袖和防晒服。因为,“乡亲们从来不用这些,这种造型可能让人家质疑你,从心里疏远你。”平等的姿态,才会带来相近与相亲,“他们觉得你是要干实事,才会跟你说一些真实的东西。”


乡亲们也会反过来咨询舒星宇一些专业问题,他回答不了的,就去请教农业专家。渐渐地,许多疑问已经很难再找到一个标准答案。就像跑到了最前头,前面的路还无人涉足。


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对应着气候、土壤、人员管理,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,解决的方法也不止一种。在农业生产这个不可逆的进程中,一切都需要提前计划,稳扎稳打,“任何一个决定,都离不开庞大的基础知识体系作支撑。”今年,舒星宇报名了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考试,想带着问题去深造。


舒星宇的多位同事也有类似的想法。在农业领域干了些年,积累起不少经验,也攒了一堆困惑,想要再有针对性地突破一下,把高校中的研究成果和思维方式带到田间地头。


↑“农业职业经理人”舒星宇的万茂育秧布盘


这些新农人有着老一辈的作风,善于总结,吃苦耐劳,更有新一代的担当:既然选择农业作为一生的追求,怎样让这片土地因为自己而不同?怎样让农民享受到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,一天天过上好日子?


农业生产有一句话:“季节不等人!”节奏把握不好,收成都免谈。舒星宇报考了农业管理技术专业,想要建立一个一站式综合服务性平台,有序有效地打通播种、收割到烘干的全链条。各个工种的季节性很强,需要调配作业时间;不同品种成熟时间也不能扎堆,不然农机忙不过来。这些问题,都想要在进一步学习中得到启迪。


3

转变的儿时梦想

焕发新颜的天府粮仓

在舒星宇久远的记忆里,一下雨,村里的土路就变成泥潭,过往的人深一脚,浅一脚。天晴了,阳光把路面晒干,人走过去尘土飞扬。


而现在,柏油马路串联起乡村景观。7月底,青绿的稻苗一天天丰满起来,田地笼罩在沉静的雾霭中,远处是天府农博园的剪影。


↑舒星宇利用无人机施肥


开车15分钟,便能到达高铁站。无数旅客乘坐高铁来到这里,观赏田园的四季——春季新生的青苗,盛夏郁郁葱葱的大田,秋季起伏翻涌的稻浪,冬季大地休憩之时,村民们簇新的四合院中升起围炉煮茶的悠香。


“……小亭,有好稻田”,1600多年前,《华阳国志》就曾描绘过崇州的沃野稻香。千年过去,这片土地仍然是名副其实的天府粮仓,并已焕发新颜。


舒星宇每天都要到村里走走,田野和树林夹道,偶尔有凉风拂过。“希望借着成都大运会举办的时机,来自远方的客人、运动健儿们可以来这里走走,感受我们乡村的巨变。”他说,这种感觉,若不亲身体会,是很难理解的。


↑舒星宇与成都大运会吉祥物“蓉宝”合影


他和妻儿生活在这里,父母也住在一起。父亲仍然保持着天刚亮就出门的习惯,开着小车到田间转转,心里才能踏实。唯一不同的是,回来时衣服干干净净的,眼神也亮亮的。舒星宇理解了,父辈们对土地的依赖,那种在生命中绵延交织的感情,比他所能想到的更长、更深。


在这片土地上,舒星宇也找到了越来越多的“志同道合者”。空闲时,年轻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经常聚在一起交流,高学历为他们带来了前瞻目光和活跃想法,碰撞出工作的新思路。四川农业大学选育人郝明也会带着学生们来这里做实验,把良田当作种子的“育儿室”,选育出抗倒伏、穗子大、产量高的品种,惠及千家万户。


七年前,育种专家宋德明也将自己的“希望之种”播撒在这里,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迎来了“开花扬穗”——他成功研发出一种适合糖尿病人的大米“稳糖米”,让粮食更健康、更科技。他的团队中,许多都是“90后”“00后”,他们对这份事业怀着一种热情,相信随着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个性化、品质化趋势凸显,功能性大米将在未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。


偶尔,舒星宇会将村里的生活拍照发到朋友圈,以前的同事们也会点赞。他知道自己不会再回到过去的生活轨道,那个儿时梦寐以求的世界。乡村振兴的成果、天府粮仓的建设以及这些年现代化农业推进中的种种利好,给了他很大的信心。让他觉得,这条路能走下去,而且走下去是有意义的。


舒星宇说,“这片土地孕育着生命,我的父母就在这里耕作。现在这片土地上结出了更多的果实,他们不用再如此辛劳。土地是公平的,它总是响应我的愿望,回馈我的劳动,脚踩在这片土地上,我觉得很踏实,也很幸福。”





推荐阅读>>

○成都大运会博物馆,正式开馆!

○成都这一新地标,力争年底呈现!

○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有哪些亮点?总导演揭秘:这6个字贯穿始终

○高铁即将接入天府机场!成宜高铁天府机场段完工



成都商报-成都发布记者 | 钟茜妮 张芷旖
摄影记者 | 王红强
部分图据红星新闻
成都发布编辑 | 语伞
扫码进群↓

点赞在看↓转发周知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